戈壁“红柳”守护安全通途

时间:2024-02-03 21:00 来源: 中国青年报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权翠芳 韦鹏程 中青报•中青网记者 周伟)“小胡,你来量一下这里的轨距,我感觉有点大。”2月3日16时许,敦煌铁路516公里处,6名身着黄马甲的铁路职工正在整修线路,德令哈工务段马海线路车间红柳线路工区工长焦久文俯身在钢轨上,查看线路的平顺度。今年刚入路的“00后”新工胡继鹏手持道尺,认真测量工长手指之处。

红柳线路工区成立于2023年6月,是一个由“90后”和“00后”青年组成的青年班组。工区共有15名职工,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5岁,最小的只有22岁,担负着敦煌铁路青龙沟至鱼卡38公里的铁路线路的设备检查、维修工作。春运期间,这里每天有40多趟运输煤炭、钾肥的列车驶过。

空旷的戈壁深处,除了呼啸的风声和作业机具声,周围没有一丝声音。走在队伍前头的胡继鹏一步一弯腰,低头测量轨道之间的距离。在2个小时的“天窗”时间里,这样的动作他要重复200多次。

由于地处柴达木盆地深处,这里气候常年干燥寒冷、风沙肆虐,职工在线路上维修作业,有时候被风吹得站不住脚,一天下来职工们手脚僵硬,满身满脸都是沙土。每隔几分钟,胡继鹏都要原地跺跺脚,让冰冷的双脚稍微暖和一些。

胡继鹏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,是一名退伍军人。当他跨越大半个中国,来到3600多公里外的工区时,这里恶劣的环境就给了他当头一棒。“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半点绿色都没有,而且还蚊子多,最受不了的就是内心的寂寞,联通连不通、移动动不了,想给家里人开个视频都不行。”说起这里的环境,胡继鹏直摇头。

“在这个地方工作,一定要耐得住寂寞、咽得下风沙、扛得起重担!”工长焦久文一有时间,就给年轻职工们加油打气。为了让年轻人更好更快地成长,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,给他们“开小灶”,工区职工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找他求教,焦久文每次都会将丰富的现场经验倾囊相授。

“工长,您来看轨向。”同为“00后”的新工陈桐接过焦久文手中的液压起道器,抡圆了膀子,一下就将起道器甩入了钢轨底部。在陈桐的一番操作下,钢轨被一点点抬起,职工王海波启动捣固机,随着捣固机的震动,被挤压的道岔一点点被松动。

经过近2个小时的“天窗”作业,线路再次恢复弹性。作业完成后,焦久文用轨道检查仪对作业区段的线路复核检查,确认质量达标后带领大家撤出了线路。

“今年是我们这个班组成立以来经历的第一个春运,我们要尽职尽责确保线路设备质量良好、列车安全畅通!”焦久文坚定地说道。

在这个茫茫戈壁中的小小工区里,这些如红柳一样扎根荒漠的年轻人们坚守着、奉献着,用美好的青春年华守护着铁着钢铁大道安全畅通。
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
国内,民生,交通出行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,易看资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删除。

« 上一篇:中央气象台3日18时继续发布冰冻、暴雪橙色预警
» 下一篇:没有了